供給側改革與提質增效
供給側改革與提質增效
入庫時間:2023-03-15|字體:| 下載收藏 語音播報
  來源:國資數據中心
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,中國經濟持續(xù)高速增長,成功步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,已成為名副其實的經濟大國。但隨著人口紅利衰減、“中等收入陷阱”風險累積、國際經濟格局深刻調整等一系列內因與外因的作用,經濟發(fā)展正進入“新常態(tài)”。

2015年以來,我國經濟進入了一個新階段,主要經濟指標之間的聯動性出現背離,經濟增長持續(xù)下行與CPI持續(xù)低位運行,居民收入有所增加而企業(yè)利潤率下降,消費上升而投資下降,等等。對照經典經濟學理論,當前我國出現的這種情況既不是傳統(tǒng)意義上的滯脹,也非標準形態(tài)的通縮。與此同時,宏觀調控層面貨幣政策持續(xù)加大力度而效果不彰,投資拉動上急而下徐,舊經濟疲態(tài)顯露而以“互聯網+”為依托的新經濟生機勃勃,東北經濟危機加重而一些原來缺乏優(yōu)勢的西部省區(qū)異軍突起……可謂是“幾家歡樂幾家愁”。簡言之,中國經濟的結構 ……
繼續(xù)閱讀(剩余:83.66%)
請登錄后識別閱讀權限!

掃碼在手機上打開本文
DN:N00545820230315N
? 2003-2025 國資數據中心  版權所有   未經許可,均不得轉載有    網安備51019002001697號